72.民刊月册执行(第1/2页)

作品:《不装了

几十亩干旱地浇完,周乾喘着大气,缓和自己的心跳和疲惫的身体,懒散的靠着大树倒靴子里的土。

“周小哥,东南边儿的青瓜实验田也浇完了。”

“你们也歇歇吧。”

农学社几个人坐在树下,后背已经湿透,随后抹了把汗,将茶水最先递给周乾,有些叹口气道:“三日后,您便去国子监了。”

周乾坐起来,看向几人,开玩笑着道:“要不,我不去了。”

后面几个人摇头。

“国子监是好地方,我们也盼着您平步青云,只是农学社怎么办?会不会被解除。”

这些日子相处,农学社虽然只有几名人员,但听到周乾那些先进有趣的农业计划,也是很期待。

民以食为天,大明百姓大多数都是耕地为生,辛苦劳作一年半载,却要靠老天赏口饭吃,自然而然希望会有更多的办法助他们丰收。

周乾伸手从怀里拿出记录试验田的簿子,轻轻放到他们脚边:“这东西你们保存好,里面的经验可以为青瓜的生长带来更多帮助。”

“周公子,您走后,还会来这皇庄吗?”

“肯定不会啊,先生过几日便是国子监监生了,要去读圣贤书。”旁边有人插话。

周乾将注意力转移回来,对众人摇摇头道:“读圣贤书不是死读书,若是不能为百姓,为大明起到作用,那书就是一堆废纸。”

“书中虽有颜如玉,但百姓也要吃喝拉撒睡。若不能落实到百姓日常,读再多的书也无用。”

几个人似懂非懂,但他们也知道读书最终还是去朝堂做官治理各地,这样想,似乎有些道理。

周乾在皇庄人的心里,已经成了文曲星,文曲星说什么,都对!

国子监生门槛为秀才中的精品,还带月俸读书,在百姓眼里,可不就是大喜事。

甚至不少的外朝番邦也跑到大明国子监学习,高丽,倭国,暹罗等都在大明国子监学习。

太阳西斜,暑气正热,周乾的荷塘边搭建着屋子,他雇佣的看塘人便住在那里。

平日里他不去管,今日路过时却听到有人在吵吵,周乾下了官道,沿着林间小路而走。

“扑通!扑通!”

草丛里动了动,青蛙便被脚步吓得跳进池塘,水转着圈儿。几个娃娃赤脚在塘边洗脚。

“水塘水太深,你们莫在这边。”周乾皱眉,冲茅屋喊道:“李肆,李肆你在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