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8章(第1/2页)
作品:《火热的年代百度百科》哈芬施泰因博士在心中反复思量,终于承认沙赫特博士的计划是行得通的,但他还是不无忧虑的问道:“把德国马克和中国进出口贸易联系起来的计划是如此重要,英国人和法国人迟早是会醒悟过来的,以德国在东亚的力量恐怕并不能阻止这两国抄袭我们的手段,迫使中国人向他们借钱来归还我们的马克债务,最终将德国马克排挤出中国的贸易,这一点你有没有仔细的考虑过?”
沙赫特微微颔首后回道:“主席阁下说的不错,当我们的计划开始实施之后,其他大国迟早会发现这其中的诀窍的。而英国人和法国人一定会最先醒悟过来,利用协约国在东亚的势力迫使中国政府放弃和德国的这种贸易循环。
所以我们应当在经济和政治上做两手准备,经济上我们应当尽快帮助中国建立一个为德国工业提供初级加工原料的工业体系和某些德国不适宜生产的工厂,我们提供贷款给中国人建造这些工厂,然后让中国人向我们出口这些初级加工品赚取马克偿还利息,而我们继续向中国贷款购买我们所生产的高级加工品,从而不断扩大中国的对德贸易和马克债务。
我相信,和被迫出售廉价的农产品以换取黄金支付进口账单相比,中国人一定更喜欢通过为德国工业制造初级加工品换取德国马克来支付进口德国制造品的账单。一旦中国的经济和德国工业捆绑在了一起,那么哪怕其他大国在政治上对中国人施加压力,中国人也不会愿意或不可能同德国切断这个贸易回路了。”
哈芬施泰因博士当然能够理解沙赫特所说的中国人不愿或不能切断和德国的贸易是什么意思,如果是单纯的消费品贸易,那么在英国或其他大国的压力下,中国人当然会采取妥协政策,把进口货物分散给其他大国,毕竟对于一个市场来说,重要的是消费品的使用价值,而不是由谁来生产。
但是对于一个完整的生产-消费体系来说,中国人就很难下定决心破坏这个体系了。将进口货物分散给各国的同时,也就意味着中国人在打击自己的工业基础。德国向中国缩减出口货物的同时,同样也会缩减向中国的进口,那么这就意味着中国人花费巨额资金建立起来的工厂不仅无法为中国赚取外汇,还必须承担巨额的贷款利息。
由德国一手打造出来的中国产业链显然是不可能一下子融入到其他大国的生产体系当中去的,而各大国已经成型的生产体系也不可能容纳突然出现的新产能,这种摧毁本国大量工作岗位的政治行为,也许就会引发一场革命。唔,不是也许,应该是一定,受到损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