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官差做派(第1/3页)

作品:《两界走私商江凡

堂审的过程相当无聊。

那名老妪和年轻男子咬死了是张员外的儿子下的手,逼死了他们家的姑娘。

张员外和他的儿子则不住的喊冤,始终不愿意认罪。

而同时张员外会被投入牢内的原因,则是由于公然行贿,所以对张员外的堂审是公诉。

由于两件案子存在着必然的联系,周廷玉直接将两案并做一案审理。

在公诉过程中,张员外同样喊冤,言称是周廷玉暗示他行贿,并且给了他承诺,直接把钱带到衙门里来就好。

却没想到周廷玉会忽然翻脸,以行贿的名义把他下狱。

这样的说法自然遭到了周廷玉的驳斥。

即便张员外看到江凡也在堂上,便努力朝江凡喊冤,也并没有改变什么。

江凡今天确实只是来旁观的,根本没想过直接插手。

在情况完全不明朗之前,没有充足的情报支撑,他很难做出准确的判断。

所以旁观的目的在于对这些人有个直观的印象,再配合林家族人们能够调查到的情报,才可以进行具体的分析。

封建社会的案审,是非常粗糙且流程化的。

路引制度保证了人口流动的超低频率,极为低下原始的交通方式,也使得绝大部分普通人,终之一生,社会关系都极为简单。

这种简单的社会关系,使得任何案件的发生,往往都会有迹可循。

普通的社会关系排查,便足以解决八成以上的案子。

当然,这其中到底有多少冤案错案存在,不得而知。

毕竟,就算在江凡自己的那个世界,有着被称之为‘天眼’的庞大社会电子监控体系,又有着‘命案必破’的无弹性强制要求,可实际上的命案侦破率,也依旧达不到九成。

至于其他程度轻重不一的案件,侦破率就更是低的让人难以置信了。

更何况还是在这种封建社会?

路引制度能够保证大部分的常态案件得到解决,这种解决的方法基本不存在多少技术上的难度。

排查社会关系,确定嫌疑人,在有原告存在的情况下,将嫌疑人进行抓捕和堂审。

如果嫌疑人死不认罪,便直接刑具伺候,一套流程下来,差不多就可以得到一份前后逻辑通畅的供词了。

之后便是定罪、结案,将案情综述整理发往上级衙门,由上级衙门进行核销。

如果上级衙门认为案情综述里有明显疑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