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一十六章:画作(第2/3页)

作品:《打破全球科技垄断

推火箭进行点火工作,使返回舱速度降到2米/秒以内。

这样就可以让航天员能够安稳降落到地面上。

只不过这是针对于花费十几个小时降落着陆的方案,大夏航天集团对九洲科技没有安全设置方面的保留,甚至提供了感应设备和点火设备的技术支援渠道。

只不过在顾青进入九州航空航天部门之后,九州航空航天部门的画风早就不是踏踏实实上进的画风。

四个小时极速降落的方案不是一般的激进,反映在现实当中,就是常规降落减速方案配合更高级的特制材料、设备,也只能将速度控制在100米/秒!

距离大夏航天集团给出的当前阶段40/秒数据,差距甚大。

“已降落到预定高度,动力引擎功率即将逐步提升。”

只是一句叮嘱,但是在返回舱内部的周健文看来却是一行文字。

【动力引擎功率正在攀升,座椅已经加固,请咬牙闭眼深呼吸】

在看到这行司南提供的文字时,周健文立马咬紧牙关,闭眼深呼吸一口,接着开始控制呼吸频率和脏腑运动。

要进入精英航天员序列,一口自然坚固的牙齿是必不可少的。

为的就是在面对危急时刻,航天员需要咬紧牙关的时候不会因为蛀齿、碎牙等一系列牙齿口腔问题而出现一系列连锁反应。

而在周健文做好准备的时候,他坐着的航天座椅也打开了极速降落的最大缓冲量,具有缓冲功能的缓冲部件开始进行提升,只为了能够在着陆前缓冲吸收冲击产生的庞大能量。

坐椅是量体定制的,而座椅与航天员中间隔着的特殊缓冲坐垫也是高分子材料与航天材料联合编制,根据周健文的身形、骨骼、重要器官与脏腑位置进行定制的。

这一切的工作,都是为了缓冲,缓冲,再缓冲!

人类的肉体终究有很大的局限性。

而在返回舱开始新一阶段缓冲工作的时候,九州西南发射指挥中心也在一次次更新、精确返回舱着陆区域。

因为高空气流、空气摩擦、降落伞组与动力引擎这四个关键原因,着陆地点一直都在变动,只能在算法和雷达的帮助下,一步步确定缩小着陆区域。

没过多久,不需要无人机、雷达这些科技产品的帮助,返回舱预测着陆点区域的九州航天安保小组已经可以用肉眼看到一个返回舱在极速降落。

“各单位注意,下面开始通报正式着陆地点坐标:东经102°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