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6章 神旨(第2/3页)
作品:《成神从种田开始 延吉冷面杀手》那些林地看起来很茂密,但水源由根系吸收,农作物根系比不上乔木,所以无法砍伐变成农田,自流井是唯一的活水来源!”
“属下以三十六口自流井划分区域,每一块区域由一座至高神殿进行管理,这样既能够节省人力物力,管理上也能执行到位。”
“很好!灵活变通的做法值得嘉赏。”
“谢陛下,分内之事,您过誉了…”杰森恭敬的退后两步,丝毫没有出风头的想法。
奥丁环顾一周,继续今天的朝堂议题,自流井的最优利用方式。
关于这点,大臣们主要有三个思路。
第一,开凿河道。
把自流井水源串成河流,然后沿岸修筑水车,建立水渠灌溉系统,重复这套流程即可不断扩大耕地,满足蛮族部落需求。
因为这套流程是多瑙河当前在全国推广的流程,所以呼声最高。
第二,造湖蓄水。
在自流井所在位置向下和四周深挖,开凿成超大型人工湖泊,把自流井喷涌出来的水蓄起来,然后再通过水车抽水,灌溉水渠滋养农田。
以上二者本质上仍然是灌溉系统的那套,区别在于拓荒形式上不同。
前者以河流为基础,呈线性开发;后者以点为基础,呈圆心向四周辐射。
当然,也有大臣两边都占,产生了第三种方案,那就是先蓄湖,再打通湖泊节点串成河流。
听起来很美好,却是有些想当然了,工程量暂且不谈,井水量才是大问题。
自流井的水来自暗河,暗河的水来自山脉和雨水,幸运的是暗河在地下,本身几乎不受外界影响。
所以就能得出一个结论,每口自流井喷涌出来的水量是恒定的。
恒定的水量只能满足有限的需求,要尽可能减少水源的蒸发消耗。
如果形成河流的话,长长的一条河流在大地上流淌,光是土壤渗透和太阳蒸发,就要带走巨量的河水,剩下来河水还得灌溉农田。
又能灌溉多少呢?
想一想就知道,定然是满足不了太多耕地的,综合来看,第二种湖泊方案更为合适。
湖泊有深度,是静止的活水,在开凿湖泊时顺便把湖泊底部加固成岩层,减少湖水渗透,如此能够最大程度地降低自然损耗。
以点向四周辐射的布局还能契合神殿管理制度,可谓一箭双雕。
三十六口自流井,就是三十六座湖泊,这些湖泊贯通暗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