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边界生活(下)(第1/4页)

作品:《《时空过客》

“根据地呀么嗬咳,大生产呀么嗬咳

军队和人民西里里里嚓啦啦啦嗦啰啰啰太,齐动员呀么嗬咳

兵工队呀么嗬咳,互助组呀么嗬咳

劳动的歌声西里里里嚓啦啦啦嗦啰啰啰太,满山川呀么嗬咳”

这是一片壮观的劳动场景,附近好几个村子的赤卫队都汇集到了这里,一百多个精壮的汉子,赤裸着上身在这片大地上挥洒汗水,歌声虽然不够动听,甚至因为方言发言不够标准,使得腔调变得更为怪异。但是没有人会在意这些,哪怕身体再疲惫,大伙儿的心里总是充满着希望。

在根据地建立前,边界各县由于水利严重失修,水旱灾害使田地被荒芜,农业生产受到严重破坏,每逢水旱年份,农民只得眼巴巴地看着自己的农作物被淹没或干死,农民的辛苦劳动换来的是可能颗粒无收。

早在土改前的走访调查中,李书记和其他干部们就发现了这一问题,大家非常清楚,农业是其他一切发展的基础,没有足够的粮食,任何军事、工业、教育都只会是水中月镜中花。

所以程刚直截了当地提出了水利工程的计划,这对他来说难度并不大,大致的规划直接参考建国后的历史就可以了,虽然资料还不够详尽,但基本脉络还是清楚的,有了这些之后,一些简单的工程就在军民双方的配合之下了。

首先是部队上场打好基础,相较于当地农民,部队的文化水平明显要高不少,哪怕没有专门的工程测量兵种,有了程刚的资料之后也足以突击应付。

通过轮换的方式,一部分队伍散开各地维持土改进展,一部分集中到工地从零开始兴建工程,一部分留在驻地进行军事训练。这样的方式基本把部队的人力资源用到了极致,后勤消耗自然不少,不过效果也非常显著。

另外,这个办法也并不是一开始就被众人接受的,尤其是对于部队的指战员们而言,最终决定的下达和执行,其实是领导层博弈后的结果。

记住网址kanshu.vip

若按照传统军官的意见,军队就只应该训练,其他的都是杂事,只会耽误练兵的进度。这种想法无可厚非,毕竟此时的队伍中,接受过正规军事训练的战士和干部并不占多数。

此时边界红军的来源,大致可以分为这么几类,(一)洪城起义后跟着王刘二人上山的两支队伍,(三)苹江流洋两地的农民,(四)湘南的农民和工人,(五)军阀部队的俘虏兵,(六)边界各县的农民。

从中就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