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边界生活(下)(第2/4页)
作品:《时空过客4251写了啥》看出,唯一值得信任且接受过正规训练的兵源,其实就只有洪城过来的那两支队伍,其他来源中普通农民占了大多数,俘虏兵数量和比例虽然一直在不断增加,可是思想状态还不够稳定。
再加上这么大半年的战斗下来,即使有足够的武器装备和医疗保障,严酷的战争环境还是使得大批优秀的指战员付出了生命。当然,相较于历史上俘虏兵占比近半数的窘境,现在肯定要好上不少。
介于这个情况,也就不难理解各级指挥员们对于练兵的迫切需求,为此在领导层中爆发的冲突也不在少数。好在有了程刚的参与,好歹有人可以明确支持李书记的观点,红军不只是战斗队,更是宣传队和生产队。
程刚的作用也远不止如此,他带来的物资有效缓解了根据地匮乏的困境——大概形容这种困境的话,相当于“贫贱夫妻百事哀”。
如果没有他的援助,确实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既要保障战斗力,又要搞好土改和生产建设,就必须投入更多的物资才有可能两全。
当然,越是深入了解实际工作,特别是亲自解决了不少困难之后,程刚也不得不佩服历史上的这支队伍,硬是在那样一个看似毫无希望的环境下闯出了一条新路。
在程刚的居中调节之下,针对部队的轮换政策投入了运行,最终结果还算满意,勉强满足了各方面的需求,也不至于消耗过大。
现在敌人的再次进剿即将来临,各个部队自然需要拉回去集训,这是早先就做好计划的,而剩下的工作自然就交给地方了。
此时根据地的部队差不多五千人,基本都是壮劳力,即使是轮换使用,在科学的管理和充足的后勤保障之下,取得的效果还是非常可观的,更重要的是由此扩大了在整个根据地的影响力。
完成交接工作之后,各级组织和工农兵政府开始发动农民参加劳动,之前就有地方上的同志一边学习一边锻炼参与部队工作,再加上一部分留守下来的指战员的配合,进展倒也没有拉下。
因为人力财力有限,再考虑到现实需要,这些工程主要以修复为主,比如甬鑫,最大的项目就是修复一座能灌溉三百亩面积的水塘,以及其他的大小水渠,而联华也主要是修复一些大小水陂、水坝和水渠。
“都说半大小子吃穷老子,要不是为了我那三个崽,我才不来这里干苦力哩。”
与那边赤卫队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不同的是,旁边还有许多挑着担子的农民,精气神相对没有那么高昂,不过也没有偷奸耍滑,只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