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八章 人才战略(第1/4页)

作品:《时空过客4251TXT下载

“他们就是这么解释的?”夜里,范旭冬回到住处,听侯德傍讲完今天的经历后,皱着眉头反问了一句。

“对!”侯德傍点点头,“具体的细节我就没有继续再打探了,毕竟这种事情到底有些敏感,还是稍微注意些的好。”

“是这个道理,虽然人家现在对我们很客气,但尺度还是得把握清楚了才行。”范旭冬看来也赞同这个做法,同时他还进一步分析道:

“不过,内陆建厂的难度他们应该同样清楚,就算走西域或者外蒙从苏联那里获得设备,漫长的陆路也会让整个方案变得毫无可行的价值。

我估计最后依旧是会选在沿海,但具体放在那里,还得看共党后面的计划,反正我们提前做好准备就行。”

“是的,以现在的条件,做下前期的准备工作,其实已经绰绰有余了,后面说不定局面就大为不同了呢。”侯德傍点头笑道。

不得不说,对时局的认识确实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两人的思维,其实陆运并非完全不可行,苏联援华的156计划中,就有一座氨厂被设在晋阳,相关设备自然都是通过铁路运过去的。

当然,要做到这点,需要整个片区的铁路部门统一起来进行严格调度,中间更是不能出半点差错,以当前民国的落后的技术水平和割裂的行政布局,确实不太可能。

只是就现在而言,选择沿海地区建厂的弊病要远大于好处,不只是金陵,其他城市将来也大多会暴露在日军的进攻范围之内,与其最后费劲心力重新搬迁,还不如从一开始就以内陆为主。

而且对土共来说,设备的运输根本就不是问题,反正都是程刚直接传送过来的,想选在哪里就选在哪里,不过这些就没法跟外人细说了。

继续回到两人这边的沟通来,过去几天里,他们兵分两路,各自选择了感兴趣的方面进行了解,现在重新汇合,自然有不少话想说的。

在侯德傍讲完他从工厂和实验室了解到的情况后,范旭冬接着说道:

“看来现在共党的工厂,规模和技术都相当可观了,这确实是我们之前从未了解到的。

而且从对方的架势来看,后面怕是还有继续大搞建设的计划,接下来的步子肯定不会小到哪去。

我今天跟着他们去参观了一下这里的几座学校,客观地说,其中的许多地方确实有所不足,跟金陵、申城相比还差了很多,但仅从规模来看,已经丝毫不会逊色了,而且还有些许亮眼的特色。”

与专心于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