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3章 八月初四(第1/6页)
作品:《红楼如此多骄无删减》转过天到了八月初四。
虽然贾母的寿诞仍在继续,但焦顺可没那么多闲工夫围着老太太转。
这日一早,他就奔赴了阔别多日的工部。
周隆的案子虽然还没结束,但他如今领了筹建工学的差事,自然不能继续留在大理寺打酱油。
反正经此一役,皇帝的强势态度已经表露无疑,民间的舆论风向也有了相当大的改观,周隆该定什么罪,以及他背后的主使究竟是谁,其实都已经无关大局了。
另外焦顺今天急着回工部,也还有另外一件要紧事需要处理——军械司和杂工所联合研制的新式火枪,已经准备定型量产了。
仰赖于他这个‘半吊子先知’的存在,这款新式火枪从立案到定型,拢共也只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称的上是进展神速了。
但要让焦顺来评价的话,这款即将定型的新枪,眼下距离‘成果喜人’只怕还差着好一段距离。
不算刺刀的话,这款新枪全长两尺八寸【约93厘米】,重六斤九两,采用栓动式弹仓,弹容量五发,采用专门的弹夹装弹。
不追求射击精度的话,一名精锐枪手可以在八秒钟内射出全部五枚子弹,经过训练的普通士兵也只需要十至十二秒。
算上装弹时间,精锐枪手可以在一分钟内进行三轮速射,普通士兵也能轻松达成两轮射击,如果以两分钟计算,普通士兵可以完成五轮射击,总计二十五次击发。
相比于乌西人那种每分钟三至四发的射速,且只能采取站姿或跪姿发射的前装式火枪而言,说是领先了半个世纪并不为过。
即便洋夷吃一堑长一智,在短时间内迅速量产后装枪,也依旧存在着不小差距。
但这款枪的缺陷却也十分明显,那就是它的最大射程只有两百米。
而无论是传承自太祖时代的‘大夏三式’,还是乌西国本土军队所使用的制式武器【海外军团和仆从军使用的要差上不少】,最大射程都接近三百米。
这将近一百米的射程差距,大大减弱了栓动弹仓所带来的革新优势。
所以按照焦顺的意思,应该继续提升气密性,调整火药配比,把最大射程提升到三百米之后,再进行定型量产不迟。
无奈军械司初建,正是急需展示成果的时候,所以极力要求先定型量产,进行小规模列装测试之后,再通过军方给予的反馈进行后续改进。
甚至还有人表示,这款新枪在射程上虽有不足,但若用在城防巡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