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0 八条胡同(第3/5页)
作品:《天工奖》王府,博尔济吉特氏,博多勒噶台亲王僧格林沁的王府。早年,王府从炒豆胡同街头占到街尾,整一条街的大宅子。东、中、西三路,各有四进。后来到民国时候,僧王的孙子阿穆尔灵圭养不起宅子了,只能把它拍卖。一年年下来,拆分成了好多小宅子,变成了现在这样。”
“现在这样也没什么不好的,只是,看着老房子变成这样,有点可惜吧……”
纪老太太最后还是没有带他进去,在门口看了一阵子之后,就继续往前走了。
就像她说的一样,南锣鼓巷一带这八条胡同,以前都是声名赫赫的。甚至在苏进以前那个世界里,名声也很响亮。
那时候,南锣鼓巷经历过几次拆迁,变成了民俗一条街,胡同两边都是小门面,吃吃喝喝、各种工艺品,吸引了大量游客。
很多民俗专家痛心疾首,觉得改建后的南锣鼓巷不伦不类,失去了真正老北京老/胡同的特色。但是游客们乐此不疲,甚至还有一段时间,这里变成了3a级景区。
现在,南锣鼓巷和这八条小胡同,全部都没有拆迁过,仍然保留了原貌。
老实说,在没有精心维护的情况下,这样的原貌其实真不怎么好看。
房屋低矮,道路狭窄,两边的屋檐简直像是要压到头顶上了一样。门板上油漆剥落,街边青草丛生,不时有掉下来的砖块……简直像贫民窟一样。
苏进再次抬头,看向四周。
透过房顶,可以隐约看见附近的高楼。来的路上,他们也感受过高楼的林立与街道的繁华。南锣鼓巷跟那边比起来,简直像是一个被划出来的异域一样,格格不入。
苏进若有所思,直接问了起来。
纪老太太的确知道,她“哦”了一声,说:“这个啊,因为这一片地方的确是被划出来了啊。”
南锣鼓巷作为老北京胡同保留得比较完整的区域,可以说仍然存留了清朝至民国时候的原汁原味。
早年,可能是拆迁的时候还没拆到这里来,但近年来,“传统文化复兴运动”开始,这里就正式被划出来,成为了“传统文化保护区”。
但政府立刻面临了跟故宫一样的尴尬。他们能把这里保护出来,但没本事进行维护!
把这里推平,盖起高楼大厦当然很简单。但要在原来的基础上,保留应有的风味,就不是他们力所能及的范围了。
听说,政府一直在联系文物修复家族,想要改建这片区域,正式让它成为老/胡同的代表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