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4章 得十钱而不死(第2/4页)

作品:《唐朝好地主张超笔趣阁

头,和大量工人百姓的住宅区的功能,为汉京分担了很大的住宅压力,要不然,汉京再大,人都挤在城里,也是会相当拥堵的。

朝廷修建了不少的城郊住宅区,提供廉租房,为许多在汉京生活的百姓减轻了压力。

甚至每年来京的许多商人,还有那些赶考的士子,都喜欢住到城郊。那里房租便宜,生活成本低,节省很多开支。

能在汉京城里住房的,都是收入不错的,若能在汉京城里买房,哪怕是在外城买,也是相当有实力的。

“汉京的百姓,起码还是能维持温饱的,日子算是很不错了。”

张超觉得汉京百姓生活压力大,可柯庆却觉得他们很幸福。

温饱,仅这一条,就是柯庆区别好与坏的标准。

隋朝的开皇盛世之时,长安城的外城墙甚至都还没有修建完成,城里依然有大量的空置坊区,百姓在那里面住粮食,甚至在里面建起窝棚,许多贫民在那里生活,形成一片片不在官方登记里,却实际存在的贫民窟。

可在汉京,却很少看到乞丐。

基本上,都还是能维持温饱。

虽说汉京生活成本高,但朝廷在城郊建有许多廉租房,房租很便宜,配套的设施却不少。

有学校有医院,还有配套的公厕和澡堂,甚至有专门安排人做卫生清洁。本来应当是贫民区的城郊廉租房区,却很干净整齐,也治安良好。保甲制度下,大家都盯着邻居,谁要是有不法行为,会马上被上报。

而人如果能维持温饱,谁又愿意去做偷鸡摸狗的事情呢,大家也愿意活的有尊严。

孩子们送入里坊学校读书,大家们周末甚至也去学校听讲课传经。

“在汉京,一人一天最基本开支差不多二十文钱。”柯庆告诉张超。

不少官吏士兵读书人,都已经开始习惯三餐,但还是有不少普通百姓依然习惯两餐。

人日食米一升,岁衣丝一匹。

如果是家庭条件好的,一日三餐,一天可能要食米两升。但如果条件普通点的,一天只吃两餐,一天才吃一升粮。

而朝廷雇工做役,标准口粮是一天两升粮。

朝廷给秀才、举人、国子监生员们的粮食补贴,也是一天两升。

而朝廷给上京番上宿卫的府兵和禁军士兵的口粮,同样是每天两升。

一人一天吃两升看似很多,但对于青壮来说,确实不多。尤其是这个时代普遍是缺少副食油水,兼之体力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