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5、痛心疾首(第2/4页)

作品:《大美时代几个女主的结局

一直都有那种厚重的画风。

很多画家体系都是跟着前苏联在学习,也带出了不少大师名家和名作。

特别是风景画,一眼就能辨认出那种比较灰暗晦涩的风格。

但直到九十年代甚至新世纪以后,终于有了更多机会到俄罗斯去看原迹,又或者从别的什么渠道接触到那些曾经的前苏联时期大师作品,才发现完全不是那么回事。

仅仅就因为前苏联在印刷工业方面比欧美国家落后一截,建国后国内美术界看到的前苏联油画作品,都有不同程度的误差,基本上都是偏暗偏沉重。

原以为前苏联画家们就是这种整体风格,什么都跟着前苏联学的阶段,就把这种调子定下来,以讹传讹的都当成是真了。

其实原作鲜艳透亮的比比皆是。

画画这个东西,就像杜雯曾经和万长生合租时候说过的,一点点灯光颜色影响,都会导致色彩区别很大。

更别说印刷油墨的偏差了。

所以在这方面连欧美国家都不敢说百分百保证还原本色,还是尽可能的看原作吧。

不过,稍微了解下西方美术史,也大概能明白,有着几千年历史的西方艺术史就是一部描绘人体美,尤其是女性人体美的艺术史。

这在乌菲齐美术馆更加体现得淋漓尽致。

当万长生走进美术馆,放眼看去,哎哟喂!

有婀娜多姿的,娇俏可人的,妩媚多情的,风姿绰约的,还有端庄典雅的。

他还真是觉得玉体横陈,哪哪都是白花花的!

好在周围的游客基本上都习以为常,或者说大部分是慕名而来的外行,看个热闹而已,所以万长生也能淡定的先看看那些,嗯,譬如说当初丁晓鹏说过的卡拉瓦乔原作,这位是以暴力血腥跟写实出名的,杜雯在艺术史课程上跟老教授谈到过的达芬奇那张颠覆了老师的小花童作品,则主要体现宗教圣洁的意趣,这些都能看到!

以万长生的性格,忍不住在卡拉瓦乔的原作前拍了张照片,然后发给丁晓鹏。

这种美术馆用手机拍照,只要不开闪光灯,是允许的。

顿时换来同伴疯狂追问:“卧槽!你去意大利看原作了?”

万长生回应:“帮大家探路……”

其实找对了路线,真花不了多少钱。

当然,跷脚少爷感觉自己做的事情也很简单嘛。

到这个时候,万长生已经基本熟悉了游览路线,整整自己肩头的杰尼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