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2、何其所幸(第2/4页)

作品:《大美时代几个女主的结局

,现在更像是一座群像!

无数人前仆后继铸就的血肉群像,从监视器上就能看见,不再是之前把所有目光中心,都集中到高点导师的局面。

目光很容易就从他身边扩展到整个舞台上数十个演员形象上,然后还有背后背景板上似乎能跟这些舞台演员融合起来的无数普通人。

这就是万长生习惯的散点叙述,只有把形象扩展到如此多的人身上,才能让观众共鸣!

那不是一两个领袖,几个精英人群自娱自乐的事情,而是关系到每个人,和每个人都相关连的家事国事天下事!

因为谁都能从那么多群像中找到跟自己契合的身份、地位、心态甚至外形。

激荡忠愤!

周围所有的演员,不再是只要仰头看着最高处的导师就可以了。

他们就像万长生在那张壁画里面表现出来的特点,每个人都是生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他们的脸上没有千人一面的呆板,而是有人胆怯,有人犹豫,有人伤感,有人担忧。

但在这样国难当头的生死存亡之际,随着振聋发聩的呐喊,人人脸上都有种变化。

这才是人性。

人性是在认知中逐渐变化统一的。

可以说整部话剧,从头到尾本来就是表达这个主题。

万长生的提议,却敏锐的把这个主题浓缩到最后一幕了。

从后台角落里,已经能隐约看见外面观众席上,成片的有人起身,感同身受的那种激昂情绪。

哪怕台词还没有完,雷鸣般的掌声已经在观众席上浪涛般掠过,一遍又一遍,然后化为整齐的节奏!

不顾是不是会影响到演员们的发挥,因为不这样,就没法宣泄心中的情绪!

万长生注意到身边席大妈脸上已经泪流满面。

艺术家都是敏感的,如果没有这份敏感,他们也抓不住情感、场面的表达。

可他们又是充满了专业素养的,台上那些演员,丝毫不受环境的影响,这一刻他们已经穿越回了百年前的岁月,在那个外交失败了、国土割据了、丧权辱国的年代,面对征服和杀戮的时候,有识之士的坚韧,呼唤愚昧无知的奋力。

全都在这一刻爆发出来。

没有使用麦克风的专业剧场里面激荡着热血澎湃的高呼,也回荡着致以最高敬意的掌声。

这片土地上的人民,从来没有因为被征服就断送了河山!

也从来没有因为被杀戮,就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