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章 挖墙脚(十连更了!!!)(第3/5页)

作品:《唐朝好地主天子元从无错版

“放心吧,有三郎在洮州,有六个军府五千多府兵呢,番人没那个胆量。番人其实没那么厉害,上次我们跟三郎押着粮草,半路上遇到三千羌骑呢,结果三郎一招计谋,诱他们入城,结果就来了个关门打狗,直接全歼了他们!”

这个时候,崔莺莺又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

“如果大家愿意迁去洮州的,张家愿意买下他们家的田产,甚至是房屋家具等带不走的东西,价格公道。而且,我们会负责组织车马,送大家去洮州。”

按朝廷的规矩,朝廷所授之田,只有永业田可以继承、售卖。口分田不得出售,也不能传给子孙,但也有特例,那就是如果家人去世家贫无钱安葬,可以售口分田办丧事,其二,就是从狭乡迁去宽乡,可以卖口分田。

从灞上迁到洮州,这就是从狭乡迁去宽乡,他们能卖掉口分田,到了宽乡,朝廷还会再授他们一分田。这也是为了鼓励百姓迁到边疆移民实边。

灞上的田,多是塬坡旱地。好的地能值四五贯,一般的值两三贯一亩。

百姓手里多是朝廷均田授的地,也主要是口分田。多数人家里只有二三十亩地。

现在张家愿意买下他们的这些地,省的他们找买家出手,也省的被人趁机杀价,这是好事。再说破旧房子、宅基地,家里的家具甚至是树木等,这些张家都愿意买下。

这让很多人又去了几分后顾之忧。

不少人已经开始在张家登记报名了。

还有一些人家,则还在犹豫。不少人的儿子在洮州点了府兵,但家里还有的儿子已经成家立业了。

“这也好办,已经成家的儿子就让他们分家,留在灞上,你们家原来的田地房屋这些都可以留给他。你可以带着老婆儿女一起去洮州,跟小儿子过。”管事给他们出主意。

崔莺莺甚至给大家想了一个好办法,就是把地便宜的卖给张家,张家再原价卖给他们留下的儿子,这样地转了一圈,又落到了自家儿子手上。而他们呢,去了洮州,又能分一回地。虽然这是挖朝廷墙角,但大家听了却都很高兴。

如果不这么转一圈,地是不能直接留给儿子的,因为那样还是朝廷的口分田。但转卖一圈后,地成了私田了。

反正灞上百姓的私田都少,并不会超过一百亩的上限。

崔莺莺不反对村民们把田留给自己的儿子,张家出钱收田,也是互惠互利的事情,百姓卖地拿了笔钱,去洮州过新生活。张家也趁机收下不少地,两好互利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