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3节 灭虏会议(二)(第1/3页)
作品:《大明之雄霸海外占领西伯利亚》李成梁对付北方游牧部族的战术,一般称为“捣巢”。
明代北方的边塞上你来我往,长年拉锯,边镇的明军渐渐也有了新的对策:当外虏突破边防,袭扰内地、大肆掠掳之时,明军除了凭险守卫,同时针锋相对,派出自己的快骑兵,直捣来犯之敌的空虚巢穴,名之为“捣巢犁穴”。
这种行动对来犯之敌造成极大的震摄,许多时候不得不仓惶回救,所以《神宗实录》中说:“虏酋贪汉物,虏妇极惧捣巢。”可见这种战术的震摄力,不过,这种战术需要强大的机动能力,更需要果敢和强悍的战斗精神。
早些年,李成梁多次亲自率兵捣巢,将士用命,效果很好。以后李成梁渐渐老迈,只能派部下前往,而且蒙古人对这种战术有了防备,奇袭的效果就差了许多。后来他的两个儿子李如松、李如梅也都亲自带兵实施过捣巢,也都曾经失过手,一死一伤,李如松连尸首都没有弄回来,当然这是后话。另一位晚明名将戚继光在担任蓟镇总兵官的时候,也曾经两次率军出塞,结果两次都以失败收场。
大体而言,骑射并不是明军的长项,而蒙古军队精于骑射,明军和他们打运动战,并不明智。李成梁父子有过成功的奔袭,是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但不管怎么样,在诸路将领畏敌如虎,只敢呆在城里防守时,李成梁敢于出战,连儿子都送了命,这是大无畏的精神!
值得大树特树,立为典型,嘉以重赏,给将士们做个榜样!
“下面,有请甘大将军训话!”李过说道。
所有的人都腰板挺直了腰,不敢怠慢,毕竟这位主儿是东南王麾下爱将,从介绍上来看他的功劳大得吓人,将来很可能成为类似中山王徐达这样的大人物,非同小可!
甘辉见到文武官员毕恭毕敬的样子,满意地点了点头。
他清楚到搁在前明时期,文官是如何不鸟武将的!而且是个出身海贼的武将,只怕挨近文官时,他们要掩鼻了!
文官正途是科举出身,武将正途是武举又或者是祖萌接任,至于被招安的贼寇则靠边站,哪有可能象他现在这样风光,众望所归。
他从容道:“其实外虏不是那么可怕的,他们的骑兵除了机动性好外,优势并不多。”
“我们如果组织小股部队去草原肝活,抢了就跑,大部队做后方,看谁的成本小损耗大?他们没有城墙,我们一下子就可以让一个部族毁灭!面对机动打击,游牧民族比农耕民族更缺乏有效的防守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