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三章 差别在于技术(第1/2页)
作品:《书剑盛唐》“陛下,臣敢问自成可有定见?”
李绩一开口,现场一堆将领差点摔倒。
这是李绩啊,智多星啊!居然还要先问一问李诚的意思?
李世民听了倒是一点都不吃惊,经过之前的预判交流和大炸b的洗礼,李绩还是觉得自己很牛x,那就是脑子不好使了。
这时候出来表态,回头李世民说出李诚的建议,他不是丢脸是个鬼?
战争之前的预判全都猜对,这样的李诚谁敢轻视?
“自成有言,我军旬日破安东,即刻深入,沿途守军必不敢抗拒天兵。
即便有顽固分子,不为不下所缚,也难逃一炸破城的结局。
唯一需要担心的是冬季来临,我十余万大军的后勤补给问题。”
李世民道出李诚之前的判断,众人深以为然。
“我军得安东,短期内不愁粮草。
唯恐深入敌境,补给线拉长之后,敌以小股部队袭击我运输线。
即便敌之袭扰效果不佳,待我军至平壤城下,后勤所需也难持久作战。”
李绩对此深感认同,这年月的后勤可真是个大问题。
十几万人要吃饭,每天的消耗就是个天文数字。
当然也可以以战养战,但是这样做的结果未必就能解决问题。
而且还会导致更为激励的反抗。
届时孤军深入,四面皆敌,就算想撤退都不容易了。
从安东到平壤千里之地,走都能走很久,沿途还有敌军的城池,就算敌军投降,占领之后也要分兵把守。
正所谓强弩之末,不能穿鲁缟。
不是每个人都是隋炀帝那种疯子,战争之前没有算胜,就的先算败。
利益不败之地,再争取胜利,这才是堂堂正正的用兵之道。
“自成还道,我军至鸭绿江畔,如见水师运输船队,则可继续南下,如不曾见,则停步于江畔,以待来年。”
李世民笑眯眯的抛出后续内容时,众人皆为之露出惊惧之色。
这个李诚,算的有这么深么?
水师有如此强大的能力么?
十几万人的补给,走水路真的能解决么?
别看都是老打仗的,也确实知道水运是最有效最便捷的运输方式。
问题是走海路跟走运河完全是两个概念。
李诚既然这么说了,就一定是有相当把握。
这大概才是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