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4 站在未来的肩膀上(第1/2页)
作品:《超级电力强国》从张逸夫的角度来看,这场论证中压力最大的应该是水土资源,地质方面的讨论组,作为发输电方面的专家成员,就事论事,只谈自己的专业,完全不会有任何理由不签字,不愿承担责任,王英如此毫无道理,不顾脸面与身份的反对,恐怕是因为在大立场上的反对,而非电力技术。
因而所有人说的所有道理,她比谁都清楚,只是她也没有选择,只能用这种方式在专业范畴内反对。
想得势力一些,如果上层领导要绝对控制“拒绝签字专家数量”的话,风平浪静的电力讨论组突然出来一个幺蛾子,一定会苦不堪言的,这个压力最终将落在讨论组长、副组长们的头上。
有趣的是,前世的论证结果中,400余名专家,刚刚好仅有9人拒绝签字,9,一个多么微妙的数字,刚好没有达到两位数,耐人寻味,想必这是做了无数思想工作的结果。
方才王英提到了三门峡,引出了会场长久的沉默,这是一个敏感的话题,也确实是反对方屡试不爽的一个反驳依据,毕竟没有什么比事实更加有说服力了。
黄河第一坝,三门峡大坝,是我国第一座以防洪、防凌、供水、灌溉、发电为目标的综合大型水利枢纽。三门峡之于黄河,即三溪之于长江它们无论在政治上、技术上、状况上抑或是争议程度上,都是如此的相似。
三门峡大坝始建于大.跃.进时期,光是听到“大.跃.进”这三个字就足以让人浮想联翩了,那个时期的精神就是就是不遗余力脱离实际地发展生产力,政治上搞“一言堂”。也就是在这样的历史环境下,我国与苏联人合作。建造了这座黄河第一坝,那还是在50年代末60年代初。
三门峡的反对声音同样也有,但不如三溪这么严重,原因也很简单,敢于真正意义上跟太祖唱反调的人毕竟是少数,那时唱反调的专家不为名。不为利,只为天地良心,为自己读的那些书,他们的名字也都被历史铭记,始终受人尊敬。
待1961年大坝落成后,争议与利弊,时至今日依然说不清楚,唯一能肯定的是,当时确实低估了黄河的泥沙沉积量。也低估了这样一座大坝对环境,对周围省市特别是上游造成的连锁影响,事后美周郎曾在外交场合中承认,“确实打了无准备之仗”、“科学态度不够”,同时也肯定了那些被压制声音的反对者。
至此,黄河上游水患等诸多问题都扣在了三门峡的头上,甚至有人将“”溃坝的锅都远远扔给了三门峡,连省与省之间的争端。偶尔都会以这个大坝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