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1章 知行剧社(第1/4页)

作品:《大时代之巅

知行剧社

知行剧社

回到了魔都,周不器就准备启程去首都了。

不过,魔都这边还有一点事情要处理。

这天晚上,周不器在家中设宴,邀请来了李心婉和蒋冰婕两人的妈妈来家里做客,来共商支持国内传统戏剧发展的大事。

李心婉本来就是昆曲演员,出身于昆曲世家。

有了这种渊源,安排起来就比较得心应手。

周不器的计划,是成立一个民间戏剧社,然后跟国家的相关戏剧单位合作,请他们的在编演员来编排新的剧目,大体上就是遵循《青春版牡丹亭》的策略。

国家每年在戏剧产业中的投入很多,不过很难用到正地方,都是几百万排一部大戏,目的是为了上一台重要的晚会。

在晚会上表演完了,就算完成任务了,就弃之如敝屣了。

上百万的服化道就都浪费掉了不说,对传统戏剧的推广和传承,也起不到任何积极的作用,甚至会给年轻戏剧演员留下一个戏剧不是文化而是任务的错误认识。

白先勇的《青春版牡丹亭》,简直就是浊浪中的一股清流。

他自掏腰包,让这部剧全国巡演,然后免费地进入校园为大学生们表演,还出资去国外巡演、传播昆曲文化。

一下就把陷入绝境中的昆曲给救活了。

这才是周不器要走的方向。

第一步,就是先跟《青春版牡丹亭》的团队合作,把这个已经因为经费吃紧而捉襟见肘的团队接过来,沿着白先勇的路线做下去。

第二步,就是努力推出新的能够适配当下年轻人市场的昆剧。

第三步,尝试着跟越剧、黄梅戏等南方剧种合作,拉拢进来更多的传统戏剧,走市场化的路线。跟地方剧院合作,一方出人,一方出资出市场。

第四步……这就比较遥远了,要签下一批属于自家的戏剧表演者。

官方的剧院都是事业单位,是有编制的铁饭碗。

这就会出现一些争议了。

很多年轻戏曲演员,并不是形象好、表演好就能够进入剧院拿到编制,都要走关系、有路子才行。很多知名的老演员,一辈子也都没能拿到编制。

这就太遗憾了。

主要原因就是整个戏曲行业的市场如同一潭死水,都是各地方的剧院在竞争……这能形成什么竞争力?

归根结底,还得靠市场。

就像相声里的青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