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 真正的恶名(第1/5页)

作品:《科技之锤

对于露西·罗恩来说,泼出去一杯咖啡只是简单的情绪宣泄,憋屈而愤怒的情绪在这杯咖啡泼出去之后,甚至连带着对三月身份的好奇都少了许多。

但对于许多数学期刊的编辑来说,他们之前二十四小时经历的是从来没有过的新奇体验。

毕竟分别代表了数学界三大极高质量期刊的三位副主编并没有撒谎,如果丢给三月审核的稿子回复速度的确很快,甚至让其他期刊副主编们体验了一把什么叫火箭速度。

上班发邀请审核邮件,没两分钟就接到了回复,还没等到午饭就收到了审核完成的邮件。

说实话,这速度甚至比许多业界学术大拿拒稿的速度都快。在配上其严谨的审核意见,甚至连一些微小错误都会一一列出让许多抱着尝试心态给三月发稿审核的副主编们心花怒放。

要知道数学期刊的审稿人并不好找。

毕竟审稿是打义务工,对于许多学术研究者来说,拿出自己的休息时间来审核同行的论文完全是许多研究者出于学术职责才接受的。

当然也有些人能通过审稿了解本领域的一些新想法,并对自己目前的项目有指导作用。但这往往要碰运气,这个时代论文质量各种层差不齐,真正优秀的论文其实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哪怕是顶级期刊也未能免俗,甚至不少论文都篇都是极为正确的废话。

如果论文方向大众还好说一点,比如关于梅森素数相关联的论文,研究的人多了,审稿人就好找。

如果是比较偏的研究领域,那审稿人就真的不好找了,有些数学细分领域,可能全世界也就那么几个人在研究,找不到审稿人的情况下,期刊甚至会直接拒稿。反正这种冷门领域也贡献不了多少影响因子。

但不管哪个领域,审稿人的审核速度是硬伤。一般论文,审核一、两个月是常态,如果是较大的成果,审核个一、两年也是正常的。所以近些年甚至一些期刊如果主编跟副主编都觉得论文质量、价值都极高,干脆绕过评审机制,直接提出一些小修意见,甚至直接在期刊上刊载的情况也是有的。

毕竟对于这些期刊的从业人员来说,想要维持期刊的运转,自然是希望自家的稿件能尽快审核的。毕竟绝大多数的期刊在确定论文发表后既能向论文作者收一笔版面费,高质量稿件同行们想要研究下载,还要付上一笔不菲的费用,谁会跟钱过不去呢?做学术,也是要吃饭的。

所以三月让这些编辑们感觉最欣喜的就是速度极快且似乎不挑食,而且还能给出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