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潜龙在渊(1)(第1/2页)
作品:《大宋帝王》“吕赞读最近如何了?”赵昕坐在塌上,终于想起了好几天都没有过问的吕公著,便问起身旁的甘昭吉来。“回禀国公,赞读近日来,醉心于右殿事,子时才睡,三更就起,连昨日休沐都在右殿备课、准备题册……”甘昭吉马上就非常开心的回答。
他能不开心吗?
本以为,那位首相爱子来春坊,必然分走他和刘永年的大部分权柄。
哪成想,国公只让他去右殿,就将这位带着官家和朝臣们使命而来的首相之子的全部精力都牵制在了右殿。
这简直是可喜可贺啊!
赵昕听着,同样很开心,微笑着道:“看来,吕赞读果有宰辅之志啊!”
教育,是大宋一条全新的入仕途径。
一条崭新的赛道!
乃是如今那位在陕西的范仲淹范希文开辟出来的。
当年,范仲淹自泰州西溪盐仓监任上,因上书时任江淮转运副使张纶,力主重修捍海偃,而被张纶赏识、举荐,天圣三年,范仲淹转京官,除为知兴化县。
到这一步,范仲淹的路,还是过去大宋文臣们所走的道路。
不外乎政绩说话,才干开路,贵人相助,官运亨通。
但到了天圣五年,范仲淹因母丧而丁忧回乡守制时,他找到了一条全新的赛道——教育。
从此,他就立刻甩开了他的所有同辈人,包括和他期的进士们。
不过一年,这位当年不过是蔡奇榜乙科第九十七名,差一点就要名落孙山的进士,就声名跃起,天下皆知。
贤名甚至在汴京都是如雷贯耳,成为天下文坛的领袖。
于是,连续上万言书言事,极力要求当时的章献明肃太后还政天子。
于是,明道二年,刘太后驾崩,范仲淹立刻就得到了奖赏——召入京,除为右谏议大夫知谏院!
一跃成为大宋王朝的统治集团新贵,位列两制大臣之中。
自天圣五年到明道二年,短短七年时间,就让范仲淹这样的寒门子弟,不过乙科进士出身的选人,从最底层爬到了最高层。
直接突破了大宋体制的好几道天花板,如今更是隐隐有宰辅之姿,将成为这个国家最顶级的少数大臣之一。
聪明人,当然都会学习、效仿。
特别是如今这条赛道,不止缺乏竞争,更是一片沃土,随便做点成绩出来,便足以傲视群雄。
故而,吕公著重视并倾注全部心血进去,也在情理之